在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系统中,并网箱承担着电能汇集、保护和断路控制等重要功能。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发现箱体内部出现异常响声,需要及时处理,以减少元器件损耗和潜在故障隐患。以下从常见原因、排查思路及处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。

一、异常响声的常见来源
1.接触器或继电器吸合不稳定
并网切换或负荷波动时,如果控制电压不稳定,接触器可能反复吸合,从而产生连续或间断的敲击声。
2.断路器内部组件松动或磨损
断路器在长期运行后,内部触头机构可能松动或疲劳,导致运行时出现轻微振动声。
3.线缆压接不牢导致局部振动
接线端子如果未压紧或存在接触不良,电流通过时可能引起轻微电弧或发热,从而伴随细小噪声。
4.浪涌保护器状态变化或劣化
在电网波动或雷击影响后,浪涌保护器可能产生动作或性能衰减,形成轻响或异声预警。
5.箱体及安装结构共振
并网箱未固定牢固或内部器件排列紧固度不足时,运行和通风会诱发共鸣声。
二、排查与处理步骤
1.分区确认响声来源
静音状态下逐步接近元器件位置,优先判断声源是否来自:
接触器/继电器
交流断路器
直流断路器
浪涌保护器
箱体外壳及安装支架
声源定位准确,后续处理才能高效。
2.检查运行电压与电流稳定性
通过监控系统查看逆变器直流输入和交流输出情况,判断电网波动或支路电压异常是否导致元件频繁动作。
3.检查接线端子与铜排连接
使用扭矩工具逐点检查压接点,避免因接触不良引起发热和振动。若发现端子氧化、变色或松动应及时修复。
4.判断浪涌保护器工作状态
观察状态窗口颜色是否发生变化,如有衰减迹象,应及时更换,避免电网波动时保护失效。
5.检查箱体结构固定性
若箱体或内部导轨存在松动,应重新加固,以减少共振引起的低频噪声。
三、后续维护建议
建议在日常巡检中加入“声音检查”环节,通过声音变化识别设备疲劳趋势。
对吸合频繁或性能衰减的元件,宜进行预防性更换,而不是等到明显故障后再处理。
对接线端子的紧固,建议采用定期复查制度,尤其在高温季节和电网波动频繁时期。

结语
光伏并网箱内部出现异常响声,往往意味着元器件工作状态发生变化,是故障发展的早期信号。通过规范的排查方法和及时维护,可有效降低故障概率,保持系统稳定运行。对于运维团队而言,建立声音识别习惯和元件状态管理机制,是提升运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。

发布时间:2025-11-16 15:41:59
阅读量:0
返回列表